1、施工方法及程序
(1)在施工前,施工人员先行进入施工现场勘查,检查运输通道是否畅通,检查吊车支车位置;应避免道路上有阻碍物和陷车松土体,必须保证吊装起重现场的场地平整坚实,符合起重技术要求。
(2)吊车和现场工作人员进入吊装现场,按本方案设计半径就位支车,并对起重设施进行技术性能检查和安全检查。
(3)在设备堆放地点,根据设备的重量特点和路况特点,设计采用25t汽车吊把设备吊到20t平板式载重汽车上运至吊装现场。
罐体状设备上车前,在车上垫软垫或木制工装架,使用吊装带等软绳固定。
(4)因等每组钢平台安装完成后,设备就进不去了,故设备安装队在厂房内需与钢平台施工队交叉作业,有时设备从厂房南面进不去时也需在厂房北侧吊装设备;故设计采用A、B两个吊装分施作业方案进行吊装施工。在主吊作业起吊前,要求先行试吊,做到心中有数方可正式吊装作业。
④基础验收
A.土建移交基础时,要提交有关技术资料和各种测量记录,基础上明显标出标高基准线及纵横中心线。
B.设备安装前对照土建图、安装图和设备实际尺寸对基础进行验收,以便确认基础有无问题,使问题提前得到解决,保证安装的质量与进度。基础复核合格后由土建办理交接手续。
C.具体验收内容包括以下各项:
a.检查土建提供的中心线、标高点是否准确;
b.对照设备和工艺图检查基础的外形尺寸、标高及相互位置尺寸等;
c.基础外观不得有裂纹、蜂窝、空洞、露筋等缺陷;
d.所有遗留的模板和露出砼的钢筋等必须清除,并将设备安装场地及地脚螺栓孔内的脏物、积水等全部清除干净;
e.预埋钢板的位置、大小、数量是否正确;
f.减震基础的表面需平整,偏差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要求;
管道系统安装施工措施:
1、阀门的选用应根据设计文件或使用工况(工作压力、工作温度等)的要求确定。
2、对于进出口密封性能良好,并在其保用期内的氨制冷系统及相关润滑油系统所用的阀门,可只清洗密封面;不符合该条件的阀门均应拆卸、清洗,并应按阀门的有关要求更换填料及垫片。
3、阀门安装应符合制冷系统中氨的流向(加氨用阀门除外)。带手柄的阀门,阀柄的朝向应符合设计文件和阀门技术文件的要求。
4、成排安装的阀门,阀门手轮的中心应在同一条线上。
5、氨压力表的安装除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外,尚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精度要求:当表盘大刻度压力小于等于1.6MPa时应不低于2.5级,大于1.6MPa时应不低于1.5级。
②压力表应垂直安装。安装在压力波动较大设备、管道上的压力表,其导压管应采取减震措施,压力表的导管上不得接其他用途的管道。
③安装在室外的压力表应做防雨、防沙、遮阳等防护措施。
6、氨制冷系统管道及输送含氨的冷冻机油的管道、管件的材质、规格、型号以及焊接材料的选用应根据设计文件或使用工况(工作压力、工作温度等)的要求确定。
7、与制冷系统管道安装有关的土建工程应检验合格并满足安装要求。
8、制冷系统管道安装之前,应将管子内的氧化皮、污杂物和锈蚀除去,使管道内壁出现金属光泽面并应将其两端封闭放置于干燥避雨的地方待用。
9、管子切口端面应平整,不得有裂纹、重皮。其毛刺、凸凹、缩口、熔渣、氧化铁、铁屑等应予以清除。
10、管子切口平面倾斜偏差应小于管子外径的1%,且不得超过3mm。